共计 1385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![]() 南非世界杯虽已结束,但关于非洲喇叭“呜呜祖拉”的声音仍不时回响。呜呜祖拉,有人喜欢它吹出了南非世界杯特色强音;但更多人亦在思索,因为它吹出了中国制造业的最痛处。中国制造,曾几何时,甚至现在,谈到”made in china”我们都是自豪感薄发,但是现状如斯,却警醒世人,盲目乐观甚不可取。90%的“呜呜祖拉”都是在中国生产的,然而中国制造的“呜呜祖拉”为中国人赚到的钱其实很少,大头都被国外采购商赚走了,中国商人只是赚了点吆喝而已。 从呜呜祖拉环球流通环节发现:从宁海、义乌到南非,在这条环绕了大半个地球的链条上,近50倍的利润差价并没有留在中国。在中国内地加工厂,它的出厂价一般约是2.2元;在义乌小商品城里,最低批发价是2.3元;在南非球场外,它的身价一跃而升至45元人民币,在正宗专卖店要卖到约107元人民币。天堂至地下室的路就是这么走出来的,低端的劳动力加工、低端的采购却将大部分利润留给了国外采购商,所谓老鼠拉铁锨-大头在后就这样给我们讲述一个至古的道理。 其实,我们仅仅看见了光鲜的呜呜祖拉,在世界杯赛场,比赛用的足球、球迷的发套、球迷的妆容品等,大多数也都是中国制造。长期以来,从服装、鞋,到笔记本电脑、手机等等,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。最为我自己广闻的是温州鞋,在世界各地都有中国制造小分类的温州制造。 著名的“6+1”的理论是这样解释制造业:真正制造业是一条产业链,除了我们常说的制造环节以外,还包括产品设计、原料采购、仓储运输、订单处理、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6个非制造环节,前者“1”是硬的生产环节,后者“6”是软的生产环节,例如芭比娃娃,制造源头成本1美元,最后终端零售市场是10美元,那么这9美元就是通过六大环节创造的。 因此不要太专注在低成本、低利润运作的第一制造环节,应该在软流通环节下功夫,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。中国市场一向以极低的劳动力、资源成本而赢得西方世界称赞,然而却从中收获微乎其微。比如中国的咨询工程师,同为脑力劳动者,与西方的咨询工程师相较,那是差老远了,西方工程师咨询时以时间计,以接单时开始计费,并且自出门后的所有费用由被咨询者全部开销,然而反观中国行业呢,只有一个汗颜了得。 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、做起来却难。不然,大多数生产商不会仍然埋头生产低端产品却不向高端发展,因为他们并不是不想搞研发,不是不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,但是因为没钱、没人、没技术,一旦分心去做这些事,反而会影响销售量和资金链。如果没有销售量,这么低的价格,很难回收资金,马上会影响到继续接单生产,那影响却又是致命的。 因此国家对此加以引导和积极扶持是相当必要的,我们千万不要沦落到是别人眼中只能走低端路子的主,而且从明到暗一直吃亏的主,也许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,但是只要有规划、有信念,扎扎实实地去做,相信终有一天能摆脱在制造业低端徘徊的历史。 如此,希望有一天的”made in china”能真正让国人自豪,并且是充实的自豪,而不再是表面的光鲜。 |
看了两场比赛 耳朵就开始疼了
后来才了解到因为世界杯有很多中国商人发了
—-
第一制造环节…代工之类的也算呐。